首页 > 最新动态 > 年会回顾(5)| 指导开展数字化创新赋能,于美梅作《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专题报告
最新动态
年会回顾(5)| 指导开展数字化创新赋能,于美梅作《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专题报告
2025-01-0220


 指导开展数字化创新赋能,

于美梅作《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专题报告


      2024年12月11至12日,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2024年年会暨系列研讨会在江苏省宜兴市顺利召开。当前,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工业正在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本次会议以“创新驱动,应对挑战,再塑行业发展新动能”为主题,设置一个主题大会,三个专题研讨会,并同步召开了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五届七次理事会、产业政策与标准宣贯会等活动,积极助力行业企业系统梳理行业发展进程,达成行业发展共识,转变发展思路,通过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型高质量发展。

为指导开展数字化创新赋能,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组成员、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化专家咨询组成员、智能制造推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于美梅女士,作《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专题报告。报告从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展开分享,提出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是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度融合的工业化,是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工业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具有安全可靠、优质高效、智能绿色、以人为本的典型特征。她认为,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标志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智能制造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效益。


   

中国式智能制造的主要特征

 

      智能制造发展的中国特色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坚持实现大中小企业共同提高,二是智能制造发展促进产业基础再造,三是把提升我国优势产业竞争力作为重点,四是智能制造发展促进自主创新。

      她认为,智能制造的发展必须实现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大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强,发展速度快,技术水平高。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等的新技术都是在大型企业先行先试,取得大量创新成果,正在向智能化升级迅速发展。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比较弱,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专门的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出“投资轻量化适度自动化”的原则。不提倡过度自动化,更不提倡把“无人化”作为转型的目标。


数字化创新赋能的技术路线

        

      数字化运行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实现生产过程优化,二是实现生产管理优化。两条主线深度集成,推动装备、产线、车间、工厂发生革命性的大变革。她认为,产业模式创新有三种典型:一是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与用户交互实现个性化定制,根据用户信息向用户推送产品,现有用户要求,后有产品设计。二是从封闭式企业转变为开放式企业,包括供应链协同、客户关系优化、协同设计、制造等。三是生产性企业转变为生产服务型企业,她提到了远程运维的助推作用。


智能制造的梯度培育体系

       

      在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环节,提出普及推广、规模建设、择优打造、探索培育四个梯度培育体系。首先是基础级智能工厂的普及推广,鼓励制造业企业部署必要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如加快生产工程改造升级,对照基础级智能工厂要素条件自建自评等。其次是先进级智能工厂的规模建设,鼓励基础级智能工厂推动生产,管理等重点环节集成互通和协同管控,向先进级智能工厂升级。再次是卓越级智能工厂的择优打造,鼓励先进级智能工厂推进制造各环节集成贯通和综合优化,向卓越级智能工厂跃升。最后是领航级智能工厂的探索培育,鼓励卓越级智能工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探索未来制造模式,向领航级智能工厂迈进。

      此外,她还分享了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在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安全要求、组织保障等方面的基础要求,以及智能工厂建设内容中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营运管理的工作方向,以及智能工厂建设成效的绩效水平、带动效应、核心能力、人才培养等。

      在演讲分享的最后环节,于秘书长以河北邢台宁晋县的电线电缆产业为例,指出传统产业以“共享车间”为抓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她呼吁,未来工业制造业发展要引导细分行业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保障产业安全,注重向提高数据利用水平发展,提升优化能力,未来制造是基于知识的制造,关注知识的生成、积累传承。(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