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权威专家指导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守好科技创新成果
当前,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工业正在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为营造健康有序发展环境,更好推动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自律公约》。公约第9条明确提出:“坚持自主创新,严格遵守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不以不正当方式获取、使用或者披露同行的商业秘密”。此外,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近日公示,由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辅导和推荐的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低介电损耗的玻璃纤维组合物”项目入选中国专利优秀奖预获奖项目名单。
为更好推动实施科技创新,守好科技创新成果,在12月12日召开的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2024年年会主题大会上,协会特邀国内知名知识产权研究与保护机构——三聚阳光知识产权集团有限公司大客户市场总监刘海尧作《企业商业护城河与价值倍增器——知识产权壁垒的构建及其运用》主题报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但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显得相当不足。进入转型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面临日益艰巨繁重的任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造力。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才能有效保护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新形势新环境下,全社会已自上而下形成高度共识:2021年6月,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开始实施;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2022年11月,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修正,侧重加强对数字平台领域竞争行为的监管; 2023年1月,商标法第五次修正,力求构建更高水平商标法律制度体系……专业化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的基本建成,以及一些标志性判例的发布,有助于提高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应用。新形势新环境新常态下,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就是为创新创造保驾护航。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资产,
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知识产权的类型有版权、专利、商标等等多种类型,作为企业核心资产中的无形资产,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的基本属性。专利可以保护企业的创新技术,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商标可以保护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著作权可以保障企业的创意不被他人盗用。因此,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资产,对于企业的价值有如下几个方面:品牌(法律化/企业形象/品牌价值,无形资产),人才(法律化的智力资本,人力资产),市场/国际化(市场准入/竞争力),技术与创新(先进性/竞争力/成果,市场份额),产业/上下游(联盟/供应链金融/IPR担保),收益/成本(出售/许可/估值/诉讼/税收),它们既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保障企业权益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潜力,推动企业的持续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是企业商业的护城河与价值倍增器
当前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和有效管理,保护意识和措施不足,法律知识和资源不足,存在较多知识产权风险点等。尤其是近年来行业专利战已经成为商业企业博弈的重要武器,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数量、涉案金额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不仅保护企业利益不受伤害,还能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让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护城河与价值倍增器!
(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