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召开建材行业上半年运行分析座谈会。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海登、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建筑材料处副处长时一钧、一级主任科员李瑾等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围绕上半年建材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困难、企业经营情况及存在困难,相关政策建议等三个方面与与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行业工作部主任冯帅、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陈柏林、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副秘书长刘国东、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刘长雷及中国建材集团、安徽海螺水泥、北京金隅集团、华新水泥、信义玻璃、金晶集团、株洲旗滨集团、中国南玻集团、杭州诺贝尔陶瓷、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中建材(天津)工业服务公司、山东国瓷功能材料公司等代表先后发言并提出具体建议。刘长雷秘书长做题为“内需市场复苏明显,警惕新一轮供需失衡提前来临”的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上半年运行简报发言。
张海登巡视员表示,全球产业链在地缘政治与绿色低碳浪潮交织下重构加速,我国建材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我国建材行业的韧性在于与时俱进、自我革新,他勉励行业协会和企业直面国内深层次矛盾,以创新破解产能困局,把握好全球发展的新机遇,在重塑国际化竞争格局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刘长雷秘书长在发言中简要概述了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包括产能产量、市场需求、价格及经效方面的主要成果和现状。他重点阐述了目前行业发展中实际遇到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行业整体供需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在供需两端的双重影响下,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新一轮供需失衡或将提前到来。另一个是“两高”产业政策在各地执行尺度不一,对于行业产能调控助力不足。为此,他建言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玻璃纤维行业“两高”政策实施细则,建议对较大规模的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投资建设项目,统一由国家发改委等组织论证审核,对不同类型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线设定科学合理的能耗标杆值、先进值,新建和冷修复产建设项目必须满足能耗先进值要求,对于高模、高强、高硅氧、低介电、低膨胀、耐碱、耐辐照、本体彩色、异形截面、可降解及玄武岩、石英等不同类型高性能玻璃纤维新品种的产业化发展,给予适当鼓励政策,明确玻璃纤维毡、布等深加工制品不纳入“两高”核查范围等。他还建议有关部门在行业和企业开展应用研究、产品研发及在光伏新能源、安全防护、海洋开发、智慧物流、绿色建材、低空经济等重点潜在消费市场培育方面,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标准制定、应用示范和新市场规范化建设等换届给予指导和帮助,助力行业积极拓展行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